关于生物材料研究有价值的近期新闻回顾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内容简介2009年6月,由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蔡舒教授等人承担的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仿生骨”生物材料技术完成实验室阶段研究,并将应用于医疗领域。由新型材料制
内容简介2009年6月,由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蔡舒教授等人承担的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仿生骨”生物材料技术完成实验室阶段研究,并将应用于医疗领域。由新型材料制作的“仿生骨”,相当于在人体中放入了一个框架,“引导”患者自己的骨细胞沿着框架生长,当人体的骨细胞长成后,框架还可以在人体内自然消解。这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强度的生物材料,将成为骨修复和替代的新材料,在修复或替代因外伤、病变等造成的骨组织局部缺损或坏死中,可通过植入生物材料辅助细胞和组织在其上再生。2009年8月,美国犹他州大学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医用黏合剂,可以有效修复因车祸等原因造成的粉碎性骨折。研究人员是从一种名叫沙塔虫的海洋生物那里获得启发的。这种生物生活在海洋泥沙和礁石空隙里,能分泌出一种黏液,将沙子或贝壳黏在一起筑成巢穴并使其牢牢固定在礁石上。2009年8月5日,日本媒体日前报道,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国防医学院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手术用“纳米薄膜”。它的厚度只有75纳米,是玻璃纸的千分之一。其可用于修补体内伤口,可在体内自行降解。研究人员称,这是世界上最薄的医用胶布。外科医生通常用缝合或钉合的方法处理伤口,有时他们也会采用覆盖纤维蛋白的医用薄膜,虽然纤维蛋白能使血液凝结,对伤口起到粘合作用,但它常发生与附近组织不必要的粘连。而这种透明的新型黏性薄膜采用一种从螃蟹壳中提取的物质和一种海藻胶质制成,具有极高的柔韧性,能在不用粘合剂的情况下黏附在器官之上,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组织粘连。2009年7月23日,在武汉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十二五”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姚守拙提出,要警惕纳米材料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作用,并建议尽早在国内开展关于纳米毒性的系统性研究。网站点击更多
内容简介2009年6月,由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蔡舒教授等人承担的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仿生骨”生物材料技术完成实验室阶段研究,并将应用于医疗领域。由新型材料制作的“仿生骨”,相当于在人体中放入了一个框架,“引导”患者自己的骨细胞沿着框架生长,当人体的骨细胞长成后,框架还可以在人体内自然消解。这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强度的生物材料,将成为骨修复和替代的新材料,在修复或替代因外伤、病变等造成的骨组织局部缺损或坏死中,可通过植入生物材料辅助细胞和组织在其上再生。2009年8月,美国犹他州大学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医用黏合剂,可以有效修复因车祸等原因造成的粉碎性骨折。研究人员是从一种名叫沙塔虫的海洋生物那里获得启发的。这种生物生活在海洋泥沙和礁石空隙里,能分泌出一种黏液,将沙子或贝壳黏在一起筑成巢穴并使其牢牢固定在礁石上。2009年8月5日,日本媒体日前报道,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国防医学院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手术用“纳米薄膜”。它的厚度只有75纳米,是玻璃纸的千分之一。其可用于修补体内伤口,可在体内自行降解。研究人员称,这是世界上最薄的医用胶布。外科医生通常用缝合或钉合的方法处理伤口,有时他们也会采用覆盖纤维蛋白的医用薄膜,虽然纤维蛋白能使血液凝结,对伤口起到粘合作用,但它常发生与附近组织不必要的粘连。而这种透明的新型黏性薄膜采用一种从螃蟹壳中提取的物质和一种海藻胶质制成,具有极高的柔韧性,能在不用粘合剂的情况下黏附在器官之上,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组织粘连。2009年7月23日,在武汉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十二五”分析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姚守拙提出,要警惕纳米材料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作用,并建议尽早在国内开展关于纳米毒性的系统性研究。网站点击更多
文章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网址: http://www.clkxygcxb.cn/qikandaodu/2021/0514/577.html